──浦木裕X夏月うしお
夏月うしお:
上週《Mr. AJINOKO 2》台版第三集出版了(三月底台版第四集已出版)。昔日的味皇變成了植物人,接任的新味皇卻是個時髦的化學家。因為名字很特別,忍不住來這裡談談──
「葛‧葉‧保‧名」
嗯嗯,不管是姓還是名好像都跟大陰陽師有關係啊!所以,我們可以推得新任味皇是土御門一系的囉?(笑)
記得《Mr. AJINOKO》之中,有個味將軍集團(類似《中華一番》裡的黑暗料理界)。當中,只出現過的兩兄弟當時的翻譯是姓「阿倍」。嗯嗯,看來新味皇可能是味將軍集團的大頭目吧。(都叫葛葉了,不是白天狐還會是什麼?)(笑)
浦木裕:
其實安倍家和膳臣有關,向安倍益材就是大膳大夫。有些人認為「安倍(あべ)」這個字是從「饗(アヘ)」來的。
夏月うしお:
總覺得這樣聊下去還蠻好玩的說!(笑)不過,真不知有「饗→安倍」這個說法呢。
安倍益材就是大膳大夫這事還知道,但是沒想那麼多。倒是,關於「土御門→土帝」這一點,我覺得「土」為植物生長的根源,而提供牲畜飼料、草料和人類農作的也是以「土」為基礎。因此,「土帝」為土地,亦為食材的供應者,或許也是合理。而從掌管食材的人聯想到廚師,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吧。
想想,其實稻荷神就是五穀之神啊!其下的神獸是頭纏著紅巾的白狐狸。嗯嗯,又是狐狸呢。果然,新味皇一定是味將軍集團的大頭目啦!(嗯,寺澤大介老師是不是知道這種關連性存在著呢?)(笑)
浦木裕:
安倍家在室町時期改稱土御門家,原則上是因為其代代居於土御門而得名。在此之前,村上源氏也有土御門姓,不過一來當時應當是已經滅絕了、二來上面准許安倍氏用這個字。
一般常以安倍有世為土御門之祖,然而實際上首位冠上土御門稱號的,是其孫安倍有宣。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玄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夏朝能成立,據傳是九尾白狐之功。商朝會富亡,亦說是九尾白狐之祟。安倍晴明之代,以母為白狐。安倍泰成之代,則與白狐為敵。歷史と旅2001年六月號陰陽師特集有篇「禹王傳說に見る晴明咒術のルーツ。」
陰陽家,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曆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
在此時期,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所著的《五德終始說》之中,總結了早期陰陽、五行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五行生勝」的觀點。他認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轉化形式。這一形式說明事物之間有著統一的關係;同時,又存在著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的「五行相勝」的對立關係。這種五行相生、相勝的特點,不僅表現在自然界的四時變化和萬物生息之中,而且體現在人類社會之中。
由此,他提出了「五德終始」循環相生的觀點。他認為「天地剖判以來」的歷史,按照「五德轉移」的順序,經過了黃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過程,並預見以後的發展是「代火者必將水」。所以,按照五德終始」循環相生的觀點而言應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木)→?→中華民國(土)→?→清朝(水)→?→明朝(火)→?→元朝(金)→?→宋朝(木)→?→唐朝(土)→?→隋朝(水)→?→南北朝(火)→?→晉朝(金)→曹魏(木)→漢朝(土)→秦朝(水)→周朝(火)→商朝(金)→夏朝(木)→軒轅氏(土)
(漢朝以後為本人惡搞,故以「?」說明其兩兩關係存有疑問,並不一定得按照五德終始之循環)
夏月うしお:
浦木さん於上曾提出「夏朝能成立,據傳是塗山之女─九尾白狐女嬌之功;商朝會由極富而轉亡,亦說是九尾白狐妲己之祟。」以及「安倍晴明之代,以母為白狐葛葉;安倍泰成之代,則與白狐玉藻為敵。」這兩個觀點,我也十分認同。畢竟,這些觀點多是傳聞多時的事情,而「安倍泰成與白狐玉藻為敵」一事,也成為漫畫家‧藤田和日郎筆下的九尾妖狐「白面者」的模型。不過,因為突然想起五德終始之循環的緣故,使我不禁把大禹與土帝的概念作一連結。
五德終始之中,屬於木德的夏朝取代了土德的軒轅氏,同時也象徵了禹自軒轅氏取得繼承大統的地位。軒轅氏受得土德、服色為黃,故又稱「黃帝」,而黃帝又可作為「土帝」。換句話說,是不是可以推論──軒轅氏就是土御門─已滅絕之村上源氏,而禹就是新的土御門─更名後的安倍家一系呢?禹與女嬌生啟,而開創夏朝一代;安倍益材/保名和葛葉生安倍晴明,而建立千年以來執掌陰陽道的兩大家系之一的土御門一系。這,不是也有些許雷同之處嗎。此外,在五行之中,木有初始、新生之意,因此是否可以將受木德之朝視為一個時代的新開始呢?按本人惡搞的中國歷代五德終始之循環順序來說,受木德的朝代一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宋朝、曹魏、夏朝這四個朝代。從這看起來,似乎有點値得玩味之處吧。(笑)
回歸前題。之前一直覺得「保名」這個名字很熟,而且一定跟安倍晴明有關,只是一直都不記得到底是怎麼個有關法。終於,在人形淨琉璃的蘆屋道滿大內鑑(あしやどうまんおおうちかがみ)一劇的介紹之中,看到了「安倍保名」這個姓名。
人形浄瑠璃。時代物。竹田出雲作。1734年初演。通称「葛の葉」。和泉国信太(しのだ)の森の白狐が女に化けて安倍保名(あべのやすな)と契って安倍晴明を生んだという伝説を脚色したもの。四段目の「子別れ」が有名。 新任味皇名為「葛葉保名」,也就是說其姓名是由「葛葉」與「保名」兩個部份所組成的。那麼,由「葛葉」和「保名」所組成的會是什麼呢?這個應該不呼自出了吧!當然就是大陰陽師‧安倍晴明啊!所以,新任味皇不只是土御門一系,還是土御門一系之中響噹噹的人物呢。 五徳終始説在漢之後就不太用了、畢竟當時為了表明自己的大義名份而宣傳的東西、其實不見得準確。而輪了一輪之後、雖能助自己登上帝位、卻同樣擔心他人用同樣的説辭危害自己的政權、所以東漢之後不太有人去提。
説到這個、看過日本那裡的三國志網站對「黄巾賊」的「蒼天已死、黄天當立。歳有甲子、天下大吉。」有疑問、認為其不符合上述的五徳終始説。不過黄巾賊是否有去考慮這點、就再說吧。
再提安倍保名、基本上在民間傳説、故事中、都是用安倍保名這個字。所以提到葛葉姫、與安倍保名搭配是較為妥當的。益材這個名字謹謹出自『尊卑分脈(或稱尊卑文脈、音同。)』並無實際的事蹟描述。而這個版本並未提及晴明的母親為何。不過、『尊卑分脈』具有史料性質、所以比起民間傳説、單是論及安倍晴明的父親時還是會用益材之名。然而、在『百家系圖考』中、卻又是另一個版本、晴明之父為益材的兄弟・春材。
因此,對於《Mr. AJINOKO 2》中的新任味皇有了新的看法。
浦木裕:
http://makeashorterlink.com/?K3AB24CFB
事實上、即便『尊卑分脈』是目前研究古代氏族的聖典、但是就安倍晴明這系來説、在晴明之後的系譜比較可信。之前是否真的如此、則並不一定。很可能是後人為了提高該族地位、將之接上左大臣倉橋麻呂一系。けんじさん認為晴明實際的出自可能是難波氏或出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