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放懇親假的第二天下午。太平洋上的熱帶性低氣壓放出一波又一波的陰沉,帶著滿天雨陰向台灣而來。冒著還沒下大的雨氣,一小時之前才從台南的書店街‧北門路回來。在這兩天之內,一共於成大書城與北門路上買了五本書──《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時報出版;藤井省三著、張明敏譯)、《陰陽師‧夜光杯卷》、《台灣四季:日據時期台灣短歌選》(二魚文化;陳黎、上田哲二譯)、《宗像教授異考錄:第七集》和《機動戰士鋼彈桑‧2》這五本,但一本都還沒看完。

  第一本,我託朋友買了日文版;第二本,倒是沒想到已經出中文版了;第三本,則是早該要買,但拖到現在才收購進來;第四與第五,也是意外,就是逛書店常會遇到的那種讓自己大失血的意外。我想,應該會帶其中一兩本進去翻翻,但是先前的意外──京極夏彥的《鐵鼠之檻》,可能還是等新訓結束之後,再來好好翻過一次吧。倒是,同時期買的《鹿男》早看了兩三遍,京極夏彥的作品要短時間消化還真是不容易啊!而武光誠的《日本神道文化圖解》則在是入伍前也拼完了。自由,那樣的感覺真好。回頭想想,能這樣騎著單車,在古都炎熱的天空之下恣意任遊的感動,那不是只有一個「爽」字可以言盡。但是,我也冀求著另一種不自由。放假期間,在與朋友歡聚而離別之後,有種心情,稍稍鬱悶地膨脹起來。那,可以稱作羈絆。與誰的?與心愛的人的一種密切的,羈絆。可惜,我和未知名的她那之間的線段,似乎還不存在。而這樣的不存,形成了假期間的空虛,沉重地壓陷了圍繞於我週遭的空間,逐漸形成了事象地平面的中心,旋轉出一個公尺級尺度的Black Hole。鬱悶。心情低落中。

  遙望窗外。不停的驟雨,已將上空厚層的灰黑雨雲,藉由重力的牽引給拉了下來。雖然雨還下著,下著巨大而驚人的聲響,但天已逐漸清明,地也漸變涼爽。返家居室的最後之夜,想必還是一如往日,是個涼適的夏夜吧。




  寫到上面,才赫然發現我離題了!以下,有一則朋友捎來的網路新聞,給大家看看。這新聞內容,跟昨天所整理出來的文章,或多或少有點間接關係囉。請看──


《微軟研發Midori終結Wins時代》


  看看你的電腦螢幕,可能沒多久之後,你就要和長久以來熟悉的視窗(Windows)作業系統說再見了,因為全球軟體巨擘「微軟」公司已經開始研發新的「Midori」作業系統,以備將來讓視窗(Windows)作業系統「退休」,由「Midori」接替上場。

  微軟之所以研發「Midori」,是因為認為視窗作業系統將來可能跟不上科技變化的速度以及民眾使用的需求。

  據信「Midori」是全新而精簡的作業系統,與微軟以往的電腦程式版本完全不同,它的設計概念是針對網路,擺脫了以往一套視窗作業系統搭配一部個人電腦的依附性。


【混用裝置 讓視窗系統很吃力】

  「Midori」也被視為是微軟迎戰對手應用「虛擬化技術」來解決現代運算許多問題的方法。

  在大多數人使用一部電腦來處理所有作業的時代,「Windows」可以遊刃有餘,但現在使用者機動性很高,而且會混用各種裝置來存取照片、試算表或電子郵件等資料,「Windows」受到與電腦硬體關係非常緊密的限制,在運作上會很吃力。

  微軟最近證實了「Midori」作業系統的存在,並宣稱這是個還在醞釀中的計畫。該公司文件顯示,「Midori」是為了解決「Windows」領域外的問題而存在。


【可攜式系統 應用在虛擬環境】

  「Midori」的設計目標是應用在虛擬化的環境中,其概念就是創造一個能夠輕易搭配許多不同應用軟體的輕型可攜式作業系統。微軟人員在開發「Midori」時,特別考量到讓它在多核心PC和伺服器上有更高性能。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副總裁史利佛說,研發「Midori」對微軟是明智的一步,但微軟在放棄視窗作業系統時面對的一個大問題是要如何改造其商業模式,畢竟以往賣出一台新的個人電腦跟著配搭的「Windows」,就會立刻為它們帶來大筆財源。

  「Midori」是日文中的「綠色」,也是一個常見的女性名字,也許設計者頗有綠色環保意識,但到底微軟為什麼選擇這麼名字,外界還不清楚。

  「Windows」系統是在一九八五年推出,由於使用方便且擁有更強的圖像功能,很快即取代原有的「DOS」系統,主宰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但在軟體業的激烈競爭中,「Windows」系統也一直面對著對手的嚴厲挑戰。


(中時電子報;2008/08/06 04:34 諶悠文/綜合報導)




  有看出些什麼了嗎?記得不記得,在村上的名作‧《挪威的森林》裡的女主角之一的「綠」,她的名字就是「Midori」唷。不知道是不是命名者也是位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書迷呢?這,或許值得好好思考一下唷。(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蒼藍之潮 的頭像
    蒼藍之潮

    追逐遠方青藍的水色印象

    蒼藍之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