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數日前,與自東京返台的友人共進午餐之際,不知為何提到了湯島天神(此為通稱,全名為「湯島天滿宮」,舊名為「湯島神社」)以及此神社的兩位主祭神──「天之手力男命」(或作「天之手力雄命」;日語中「男」與「雄」的發音一致)與「菅原道真」(通稱「菅公」,為「學問與雷之神」),並詢問這兩尊神祇怎麼會同於一神社共祀之事。當時,稍稍簡要地說明兩者的關係,但因為手邊苦無資料,僅以強記腦內的線索回應。雖說解釋過後友人已然明瞭,不過因言有部分失誤(如「垂仁天皇」記成「應神天皇」)以及資料的不完整之故,因而專作此文,簡單地介紹一下湯島天神兩位主祭神之間的關係。並從兩位祭神的簡介,引出本文所要揭示的事物。以下,先附上此神社的一些簡要的資料──
◎湯島天滿宮概要
所在地:〒113-0034東京都文京区湯島3丁目30番1号
主祭神:天之手力男命、菅原道真
創建:雄略天皇2年(458年)
別名:湯島天神
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神社之一,通稱湯島天神,舊稱湯島神社。舊時社格為府社,現在則為神社本廳中的別表神社。此神社自古以來即是代表江戸/東京地區的天滿宮,祭祀以學問之神為人所知的菅原道真公。特別是考試季節之時,為了祈求考試合格,大多數的應考學生都會至此參拜。此外,神社境內的梅花十分有名,甚至有人以此地的梅花作歌──「湯島的白梅」(1942年),是二戰期間非常火紅的歌曲。
◎湯島天滿宮簡史
雄略天皇2年(458年)1月時,受雄略天皇的勅命而於此地建一祭祀天之手力男命的神社,即湯島天神。至南北朝正平10年/文和4年之際,由於當地居民的請願之下,因而將菅原道真勸請入社合祀之。一般認為至此湯島天滿宮才正式創建。在德川家康入主江戶城後,湯島天滿宮則受到德川家的崇敬。也因如此,成為江戶時代多數學者與文人造訪與崇敬之地。此神社於明治5年被列入鄉社,至明治18年則升格為府社。平成13年(2001年)時,被神社本廳指定為別表神社。神社本殿建築樣式為「權現造」,社殿在明治18年時曾經改建過,而為了防止建築物老舊過快,因而於平成7年(1995年)12月再次改建。此外,自平成12年(2000年)3月31日起,「湯島神社」便改稱為「湯島天滿宮」。
◎天滿宮的神道意義
為了平撫因政治迫害抑鬱而終的菅原道真怨靈,將其神格化並行祭祀的神社。同時,也是御靈信仰的代表事例。菅原道真的御靈以「天神」稱呼,因此祭祀其靈的神社稱作天滿神社,有的以他生前的名字為名作「菅原神社」,或是因「祭祀天神」之故而稱為「天神社」。因鎮座地(行祭祀的地點)的不同,習慣上便在「天神社」之前加上鎮座地的地名,如本文所提及的「湯島天神社」。不過,原先天神社指的是祭祀天津神的神社,而與菅原道真沒有任何關係。此外,將菅原道真以「天神」的神格進行祭祀之信仰稱作──天神信仰。
◎何謂天神信仰?
天神信仰所指的即是崇敬與祭祀「天神/雷神」的一種民間信仰,當中特別以懼怕菅原道真或是將其視為祈願對象的神道信仰為主。原本「天神」所指的應是相對於「國津神」的「天津神」中特定的神祇,但在菅原道真死後,有人以「火雷天神」來稱呼他後出現所謂的「雷神信仰」。此時,「天神」(天津神)與「雷神」(火雷天神:菅原道真)的概念相互結合,形成了尊崇菅原道真神靈的一種信仰,而這樣的信仰則被稱呼為「天神信仰」。
人物簡介(1):
菅原道真(すがわらのみちざね、みちまさ、どうしん)
生於承和12年6月25日(845年8月1日)、死於延喜3年2月25日(903年3月31日),為日本平安時代的學者、漢詩人與政治家,特別以寫作優秀的漢詩為人所道。33歲時就任文章博士,因宇多天皇(887~897)的重用而升至右大臣一位。但在醍醐天皇(897~930)時,因左大臣藤原時平的讒訴(昌泰之變),便左遷至太宰府而歿。為此,朝廷害怕其怨靈作祟而以「天神」之名祭祀其靈。現在以學問之神的身分活在人民信仰之中。
人物簡介(2):
天之手力男命(アメノタヂカラオ)
日本神話中所登場的神祇。《古事記》一書中表記為「天之手力男神」,而《日本書紀》裡則以「天之手力雄神」表記之,其名表示「擁有強大手力的男神」之意,是腕力與筋力的象徴。在天之岩戶神話中,天手力男神是躲在巨岩之後,當天照大神推開巨岩探出頭來之際,將天照拉出、把巨岩再次推回岩戶洞口,使世界再度恢復光明的功臣之一。在天孫降臨之際,天照大神將三種神器交付給思兼神、天手力男神與天石別神,與五伴緒隨天孫‧瓊瓊杵尊自高天原下至葦原中原。而後,便鎮座於伊勢(佐那)縣受人祭祀。天手力男神是「強壯的神祇」,因此他所帶給一般人的印象,便易與角力、摔角或相撲等的運動選手相結合。而在電影《陰陽師‧II》中所出現的「天岩戶」壁畫上,天之手力男神則以如同電玩〈快打旋風〉裡的相撲力士‧本田的形象出現,不難看見天之手力男神與「相撲」之間的密切關係。
以下,以「相撲」為切入點,藉此用來說明連結「天之手力男神」與「菅原道真」兩者的因素為何。因而我們得先對「相撲」這一運動做一簡介──
◎相撲簡史
相撲的起源十分古老,從古墳時代(3世紀中~7世紀末)遺址所挖掘出來的埴輪,便有描寫此項運動的土偶。
在《古事記》中曾提到──就日本神話而言,在讓國神話之中,曾描寫關於高天原派來平定葦原中原的建御雷神(タケミカヅチ)和大國主之子‧建御名方神(タケミナカタ)兩者之間以類似現今蒙古摔角的方式,決定是否將葦原中原主權交還天孫一族。後來,建御名方神的雙臂被建御雷神所折斷,而後逃往諏訪一地。至此,大國主便將葦原中原的主權交還,即是這裡所提到的「讓國神話」。也因如此,建御雷神和建御名方神的鬥爭,被視為是相撲的起源。
而在《日本書紀》當中,關於相撲起源的部份,所記載並非天津神與國津神的鬥爭,而是人與人在政治力操弄之下的比試。時為垂仁天皇(西元前69年~西元70年)之世,於垂仁天皇7年7月7日(舊曆),其命分屬出雲族的野見宿禰與當麻蹶速以「捔力」(すまひとらしむ)進行比賽。根據記載,垂仁天皇曾言:「朕聞當麻蹶速者天下之力士也」,而比賽的結果是──「各擧足相蹶則蹶折當麻蹶速之脇骨亦蹈折其腰而殺之」,野見宿禰以踢技將當麻蹶速的脇骨與腰骨所折而使其致死。此技大致上與今日的相撲相同,後人便將野見宿禰視為相撲的始祖而祭祀之。
另外,在垂仁天皇之前,如果貴族等位高權重的人士死亡,通常在其下葬同時,會以大量的活人進行陪葬。這些人,大多為戰俘,或是與野見宿禰一樣的出雲族人。此法手段殘忍,於垂仁天皇之時廢止,改由陶土所燒製的埴輪土偶為陪葬品。提出此議之人,即為野見宿禰。也因為如此,野見宿禰便由垂仁天皇賜姓「土師」(はじのおみ),後奉天皇家代代祭葬之事。
人物簡介(3):
野見宿禰(のみのすくね)
為出雲族的勇士,傳說他是天穗日命第十四世的子孫。在垂仁天皇的命令之下,與當麻一地的豪族‧當麻蹶速互比角力而勝。當麻蹶速死後,垂仁天皇便賜與大和盆地中的當麻一地予野見宿禰,也因此野見宿禰便走上出仕朝廷之途。
依照《日本書紀》所記載,野見宿禰在垂仁天皇的皇后死後,於葬禮之前提出了以埴輪陪葬的方案,以改替活人活埋的陋習。後因此事,垂仁天皇賜姓「土師」,而土師一族亦成為主事天皇家代代祭葬之事。後來,因此一姓遭受譏諷,便請求天皇改姓。土師,由此便系分二流,成為「菅原」與「大江」二族。其中,大江匡房、大江廣元、菅原道真等人都是野見宿禰的子孫。
◎結語
從湯島天滿宮的神祇侍奉與其背後的動機來看,或許值得玩味。
神社建於458年,時為雄略天皇(456~479)之際。雄略天皇之世,政策於國內強調專制統治的強化,並收取豪族私財,廣設部民;於外則遣使中國劉宋朝(南北朝中的南朝「宋」),要求支持其在朝鮮半島的政策,劉宋朝承認其為「安東大將軍」。湯島,於此時仍屬邊陲之地,因距中央過遠、控管不易,故以祭祀天之手力男命的湯島天神社或許成為雄略天皇藉由宗教力量維持此地安定的方法之一。從地緣關係來看,天之手力男命與此地並無關係,但是雄略天皇為何選擇天之手力男命為祭神呢?目前本人所想到的,可能與天之手力男命的形象較為密切──「腕力與筋力的象徴,一位擁有強大手力的男神」,這與或許當時居於此處的人民特質相符(如:孔武有力);亦或是藉由對天之手力男命的信仰,而加深中央對此地區的控制。
到了1355年──正平10年(南朝年號;後村上天皇)/文和4年(北朝年號;後光嚴天皇),再次歸順於南朝的足利直冬以奪回京都為目標發兵與足利尊氏聯軍開戰。戰事一開,便易造成世局混亂、人心惶恐。加上此地自源賴朝以來即是坂東武士的根據地,雖說主要戰場距此仍遠,但難保不受戰事波及。在此情勢之下,人民或許因此渴求更為強力的神祇,藉由祭祀、供奉神祇的方式,祈求神明的保護。此刻,距宇多‧醍醐天皇之世,已過400多年,而供奉菅原道真的天神信仰至此也深入民間。加上,菅原道真的先祖為「天穗日命─野見宿禰」一系,前為天照大神之子,後為出雲族勇士、身兼相撲之神的野見宿禰,而菅原道真本身又被認為是「火雷天神」與「學問之神」,民眾可能以此為發想,便向政府提出迎菅原道真入湯島天神社與天之手力男命合祀之議。因此,湯島天滿宮自此便成為合祀天之手力男命和菅原道真的神社。
以下,以圖解說明本文中所出現的人物與事件彼此之間的關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