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海)鬧市中心新開了一家咖啡館,以現煮咖啡為特色,以「咖啡文化」為號召。面積不大的咖啡廳裡,聳立著整面牆的書架。書架裡,除了介紹咖啡文化的各種文字、各種版本的書籍之外,最顯眼的是一套香港出版的村上春樹文集。

  村上春樹小說翻譯成幾國文字?英、法、德、韓……。當然,還有地球上,最多人使用的中文。只是一般人知道的,多半是港台繁體字本。簡體字本,想到的就少了。為什麼?訊息隔閡是原因之一。更大可能,或許是,大家很難把村上春樹筆下,那種屬於資本主義消費文明的都市文學,跟地球上最後少數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向來予人的刻板印象連結在一起吧!

  在去過兩三次之後,年輕的顧客問老闆︰「可不可以把這套村上春樹賣給我?我有大陸出版的,但沒有這麼全。」

  老闆說︰「現在不行,要留著給其他客人看。這樣吧,等我去香港的時候,幫你帶回來。你告訴我,你需要哪幾本?」

  事實上,早在1989年,中國漓江出版社就翻譯出版《挪威的森林》,說起來,比台灣最早的故鄉版,還足足早了兩年。只是,當時中國雖然早已改革開放,種種客觀環境限制︰對性愛描寫的禁忌、反精神文明污染、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都讓這個版本,無法引起太多反響。反而是渡海到台灣,搖身一變,成了「可筑書房版」之後,一刷再刷,與「故鄉版」及日後「時報版」三足鼎立了。

  初夏的早晨,一個朋友來訪。

  他是攝影師,印象中,並不熱衷於小說的閱讀。已經有好幾年了,人們一直在冷靜地慨嘆,文學回到了它應該有的寂寞的位置。然而,攝影師的開場白竟然是︰「這兩天,我正在讀村上春樹,你覺得《跳跳跳》和《挪威的森林》哪一本好看?我喜歡《國境之南和太陽之西》!」

  1989年,《挪威的森林》首次出現在中國。譯者林少華,是個具有類似「賴明珠狂熱」的村上迷,在每一本書後,附上自家住址,希望讀者來信,跟他討論村上。等了7年之後,1996年,書才再版。同時加入《青春的舞步》、《象的失蹤》、《尋羊冒險記》、《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構成一套【村上春樹精品集】。然後,銷路不斷攀升,1999年,又換新版了,除了調整部份書名、章節(《青春的舞步》改為《舞!舞!舞!》;《挪威的森林》從誤植的12章變回正確的11章),加入新序、年譜及相關評論,還放大版本,添印書衣,整體感覺,變得「Fashion」,更加「改革開放」了。果不其然,1999年3月便已3刷。在此同時,上海譯文出版社所出的《奇鳥行狀錄》,也就是台灣的《發條鳥年代記》,也在穩定中不斷賣出……。

  在九十年代的上海,村上春樹也許可以算是最受年輕人喜歡的外國作家。書裡的歐美流行樂、藍調、酒吧還有苦悶和玄想,都是讀者們今日生活中的時髦。美國的「費茨杰拉德」讓日本的村上春樹學會如何剖析描述都市人的環境和心態,日本的村上春樹讓上海的讀者學會如何審查品味自己所處的城市和生活。

  所以,接下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浪潮的激盪,隨著消費意識的抬頭,隨著都市生活孤獨與荒蕪的深化,「村上現象」或將席捲神州大地,村上小說可能以各種版本各種面目出現在中國各個城市各個鄉鎮。所以年輕的顧客不用老闆到香港,便能找齊村上春樹;南京女孩Sunny無須漫長的等待,便可以與《冷酷仙境》輕易相遇。1996年,在日本,《挪威的森林》已賣出700多萬冊,大約每15個人便有一冊。照此推算,下個世紀,村上春樹小說應該可以在中國賣出5000萬冊以上。只是,「要成萬元戶,放膽去盜(印)書!」,村上,嗯,可能拿不到5萬本的版稅吧……。

  了不起的——世界。






(本文單數段落引自素素著,「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收入上海譯文出版社編,《作家談譯文》,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頁214~2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蒼藍之潮 的頭像
    蒼藍之潮

    追逐遠方青藍的水色印象

    蒼藍之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