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港、陸大學跨海搶人才,但台灣學生感受到國際競爭的壓力了嗎?〉

文/洪蘭

  看到香港城市大學來台灣招募好學生並提供十萬港幣的獎學金,真是心裡一驚,「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以前是香港學生來台灣讀書,現在是我們去香港讀書了。

  這也難怪,現在全世界的大學都在搶人才,因為十九世紀的財富在土地;二十世紀的財富在勞力;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在腦力,列強因殖民地而致富,我們也因加工區做代工而經濟起飛,現在更要靠創意來致富了。因此各大學祭出各種優惠條件,網羅第一流的人才,甚至派出「學探」,像星探或球探似的,去全球尋找。在國際競爭這麼激烈的時候,我們的大學生卻沒有感受到這股壓力,令人擔憂。

  最近去一所台灣最頂尖的醫學院做評鑑,發現上課秩序極不好,已經打鐘了,學生才姍姍來遲,進來後,有人吃泡麵、有人啃雞腿、有人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有人趴在桌上睡大覺。打手機、傳簡訊的就更不用說了。遲到的同學不是悄悄在後面找個位子坐,而是大剌剌走到他座位的那一排,叫坐在外面的同學起來讓他進去,絲毫不尊重同學的上課權。想不到現在連音樂廳、戲劇院開始表演了都不准進場,怕侵害到觀眾和表演者的權益,知識的殿堂反而更隨便,自由進出,好像菜市場,視授課老師為無物。我看不下去,起身離開,後來好奇,再回去看原先睡覺的同學有無醒來上課,結果發現不但原先睡的沒起來,又陣亡了更多。假如這是我們大學生的上課態度,我們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

學生也應該「敬業」

  就業最重要的是「敬業」,因為那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早上八點的晨會,我們發現醫生們不但遲到,連白袍都沒穿,當然也還沒去巡病房。醫生的責任是照顧病人,以往是七點先巡病房,八點再來晨會,現在即使來了也是坐在最後面做自己的事,紀律的鬆散令人咋舌。看到這個現象,就了解為什麼台大的校長在歡迎新生時,講的不是如何立志做大事,而是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翹課、要替媽媽洗碗……,這些是我們對小學生所講的話,假如大學生要這樣教,我們的大學生還叫大學生嗎?那種「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讀書人抱負到哪裡去了?

  敬業是個最基本的做事態度、是個操守,不敬業的人,能力再好也不會成功,對醫生來說,還會害死人。學生的敬業就是做好學生的本分,父母出錢讓我讀書、國家出錢蓋了教室、買了儀器栽培我,我要好好學習,這不是八股,是做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呢? 尸位素餐是最可恥的。

  看到學生浪費他們自己的生命,也浪費國家的資源,就很難過,曾經有人擔心我們下一代會去別的國家做台傭,假如我們自己不覺醒,這個擔憂就可能不是杞人憂天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後記】

  曾志朗與洪蘭兩位教授,素來是我所敬重並進行他們所翻譯之書籍閱讀的對象之一。

  今次,洪蘭教授〈港、陸大學跨海搶人才,但台灣學生感受到國際競爭的壓力了嗎?〉一文,雖然引起某知名大學的反動,但是回過頭來看看,一所知名大學如此,那更別說其他大學了。撇開爭議性的部份不論,至少洪蘭教授此文點出了目前大學生對於「上課」的概念不夠「敬業」。一個不「敬業」的工作者,能完美而確實地執行他分內的工作嗎?我想,大多數的人是不行的。回到大學校園來看,研究所畢業近三年、大學畢業近六年的自己於求學階段,如此文所提之現狀,所見比比皆是。除了在開課人數少的斑級例外(50人以下),其他人數多、大班上課的課堂,這樣的狀況可說是司空見慣。每每課程結束之後,教室中後位置上,總是留下一大堆飲料瓶罐或是熱食食用後的袋子,泡麵碗、便當盒,也是常見之物。如此課堂野餐化的授課環境,若說能有好的學習效果,那也真是「閻羅王說謊」,騙鬼了。

  或許,洪蘭教授錯的只是侵犯了這所某知名大學的私處。若今天換成了是間私立且評鑑不佳的科技大學的話,我想這樣的反動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會引起這麼大的迴響。但也因為這樣,讓人對台灣的教育界與社會,更是深感羞恥。

  「恥無恥,無恥矣」,當是自身省思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蒼藍之潮 的頭像
    蒼藍之潮

    追逐遠方青藍的水色印象

    蒼藍之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