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晚是週五夜,一如往常地我在學校弘道大樓四樓會議室看高三的學生晚自修。

  通常,我會帶幾本書去讀。上週專心地在看《魔法禁書目錄》,這星期則是剛來不久由藤田宜永於1999年所寫的《轉轉》(有電影,是三浦友和和小田切讓主演的),一本非常有趣近似公路電影般的小說。因為很有趣,所以很快就看完了。之後開始讀日文,後來發現抽屜裡有一份11/24的蘋果日報,便抽出來翻閱。其中,剛好看到我喜愛的台灣作家‧張大春先生的文章,就細讀起來了。

  不看還好,一看才知道是張大春先生針對之前中研院副院長到立法院接受質詢一事進行論說。而這新聞,我在電視有看到。當時,我記得看這則新聞的我,真是滿肚子火!一個學者在台上被一位沒有專業素養的立委像潑婦罵街般地羞辱,看在眼裡真是情何以堪。那時真想打這位立委一巴掌!而今晚看到張大春先生這篇文章的時候,更想打這位立委一巴掌了!同時,也為台灣投票給這修腦袋不清楚的政客的人感到可悲。

  以下轉錄此文,看看張大春先生是怎麼看待此事的。




<果然有話> 該廢掉哪個單位 2009年11月24日

文/張大春

  《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條例》是待廢的法律,它涉及了這個叫「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的機構。這個機構是幹嘛的呢?務實地說,應該被視作今天中研院的一個前身機構。

  中研院成立之初,學術界尚無足夠膺選為「院士」的人才,於是且戰且走,成立各研究所、培養學者的同時,在總幹事丁文江的推動下,與各大學及各研究機構,聯繫合作,應先成立一個足以代表全國學術界的評議會去主持、提倡以及穩定中研院的發展,這是民國24年9月的事。

  中研院近史所陶英惠先生在「蔡元培先生與中央研究院」一文中指出:「有了評議會,才有後來的院士會議;有了院士會議,中研院的體制才算正式完成。」該文還提到:「中研院院長候補人,其所以明文規定由評議會推舉,與蔡元培一貫的民主思想有關。緣他一向醉心於合議制,不願大權獨攬。例如他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時,即在校中設立評議會及各科教授會,為商決校政之最高機關;任大學院長時,設有大學委員會,議決全國學術上一切重要問題,也包括了推薦院長之權。凡此,均充分顯示出他開闊的胸襟、民主作風以及尊重學術自由的精神。」

  這是一甲子餘以前的舊事,如今中研院已是一個卓然肩負起國家學術研究大計的學術龍頭,職是之故,吾人當然也可以說:「中央研究院評議會」名存實亡。那麼,是不是要依法定程序正式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呢?

  在立法院來說,這的確是「舉手之勞」。倘或是放眼立足再高一點,一個有學術文化自覺的國度,一個有歷史感並尊重文明發展的政府,廢止這樣的機關和律法的時候,當然可做得更好──當局應藉著這個機會向國人宣告,75年以前,這個國家的學術行政部門是如何整合國內重要的研究機構,像國立北平研究院、北平實業部地質調查所、經濟部中央農業實驗所……以及設有研究所的著名大學,如:北京、清華、協和、燕京、中山、浙江……還有和科學研究有直接關係的教育部、交通部等,奠定中研院的初基。這樣的歷史軌跡,當然不容一竿子打翻忘卻。

立委質詢搞錯方向

  但是在立法院答詢這個廢止案的時候,中研院副院長劉翠溶被一群負氣逞狠、下流無恥的立法委員罵哭了,立法院這些尸位素餐、專務作秀的政客根本不審理此案,居然要求中研院做「美國牛與國人健康的研究」,美國牛肉進口之衛生風險是中研院該管的嗎?劉翠溶答了一句:「會把建議帶回去。」已經給足了質詢者陳亭妃顏面,居然還惹來「你乾脆走了算了!」的羞辱。

  長年以來,各級民意代表的守則與慣例不過是要面子而已,選民之所以會選出什麼樣狗屁倒灶的委員也只是因為這些人能替小老百姓討面子,質詢者聲色俱厲的姿態已成為一種不堪聞問的嘴臉的時候,我們該問的是:到底是誰「該走了算了?」立法院這樣質詢下去,比起「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更該廢掉!

原文出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112233/IssueID/20091124#




附註:本人沒有政黨意見,專是就事論事而已。如有不喜者,在此先向您說聲抱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蒼藍之潮 的頭像
    蒼藍之潮

    追逐遠方青藍的水色印象

    蒼藍之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