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大學生!
周一晚自習,原先不到20人的大學先修班暴漲到41人,只能先恭祝他們。畢竟,透過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進入大學,本就是教育部的一番美意。
繁星推薦放榜。
個人申請放榜。
技職聯招放榜。
獨立招生放榜。
以往放榜,尤其高三,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如今,在少子化、一縣一大學的真實面下,加上後段學生只求早日解脫高三牢獄、部份父母對大學狀況所知無多,造成了多數學生專挑軟柿子大吃特吃,只求眼前悅、不知日後艱的社會現象。
高三學生。不管他們是繁星推薦、個人申請、技職聯招、獨立招生、七月指考,在畢業典禮結束之前、離校手續辦完之前,他們依然只是高三學生!什麼準大生!都只是一個即將到來,但不存在的景色。因為,高三學業尚未完成,你或妳們,真的為做一位大學新鮮人而準備好了嗎?這在多數人身上,卻未必如此。
課中打牌、聊天、看報紙、打瞌睡、打電動、看小說、吃零食、聽音樂、梳妝打扮,以上敘述,你我都曾見過。但多數人見此一景,可能會想起自己大學時代曾經渡過的歲月。可是,這卻出現在各校高三為了不影響指考學生的所謂榮譽班、大學先修班等等名目的課堂上。若有老師前往糾正,大概也只能得到一種答案:「我們已經是大學生了!」而對此言,個人深感無恥。不是不恥,而是無恥。因為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這話,僅存考上大學的自傲,但無身為學生的品格。讓一句原本值得恭喜的話語,在瞬間,成為自大、自傲、自滿、自恃等負面的標籤。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
雖然句中的「大學」並非今日本文的同意語。但是對於大學之所以為大學、教育之所以為教育,仍是有其通同之處。要學習如何明辨與彰顯德性,這是身為一個人格養成教育頂端的學校-大學所應該帶給學生的重要部份。而不是像技職體系學校一般,只教好他如何捕魚,但不一定著重於濫殺的後果。可是今日,學生與大學,似乎走入了這樣的胡同。
胡同,是死、是活,端看學生是否有所認知,以及知行之間的連動。明白了、了解了,然後去行好的、美的、佳的、良的,雖進死胡同,但仍有一片天空可供他恣意飛翔。反之,胡同雖活,但也因自己停滯不前而活活作死、陰暗一片。
大一學生。是大學生。準大學生。盼大學生。都是學生,但語境、認知與程度,完全不同!
如你再對著我說:「我們都是大學生!」的話,請你拿出些大學生應有的格調來說服我!
不然!
我以聽此言而感羞恥!
- Apr 24 Tue 2012 07:21
關於準大學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