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接我位置的江老師跟我抱怨,他說他同學先去服役,然後才去教育實習。實習後,考取教師證,便參與今年的教師甄試。很幸運的,在強敵環伺之下,台南某名校成了他第一場教甄的大漁獲。
此抱怨,除了羨慕對方的好運外,更有一種對己身的無奈。但要記住,教甄是一場比賽,凡比賽總有奪冠者。只是,這差別在於是你,或者你同學云云。
最近,臉書上有人發起連署,是關於代理教師工作待遇與正式教師或勞工相較之下,政府於政策上的灰色地帶給這群代理教師造成了工作上的虧損,於薪資上的、工時上的、福利上的、義務上的。
對於此一連署,個人身為一名考了兩年教甄的現職正式教師,早就對此現象有所認知,且對各校與政府的作法有所詬病。雖領正式薪,卻無年資、需繳勞保、寒暑假無課不支薪,這到底是把代理教師放在什麼位置上呢?領月俸的打工族?還是偉大的勞工朋友?或是擔任教育大業的螺絲釘呢?
綜合上述想法,我想,我應該對這連署伸出援手。於是,我在他的臉書連署頁面上,按下了「讚」。同時,對我的朋友分享了這個信息。對了!此連署名叫做「為代理教師權益請益、為教甄制度思考更改良的空間」!
晚上,mail傳來臉書別人的疑問。關於連署,發起方打算聚集人氣,於今年928教師節時,揪團前往台南伸張他們與我們的聲音!而此一疑問,便是詢問:「為何在台南?」
初試啼聲便高中?意圖改良教甄制度?選擇台南發聲?
「這三點有其必然關係嗎?」我思索著。
在許多有經驗的老師中選擇了無經驗的他,那也是獨招學校對於自校情況或狀態的考量。這裡,可能有你我不了解的潛規則,有不是得利益者的我們所不明白的部份。但是,我寧願相信試教、面試的正義。在此事件中,該校只是選擇了他們認為是該校該要的教師。
近幾周所發起的連署。靜下心來看看裡頭的言論,多屬際遇不順而在此賽事中中箭落馬者的氣與悶。但是,既然是要改良制度、為代理教師發聲,那麼,應該要有實際的行動,並非口號式的大張旗鼓。不然最後就是「雷聲大、雨點小」,過了一陣子,立馬不了了之。不過,這個陳年已久的問題,為何在此時間點被挑起呢?只因是考季?還是有其他理由呢?
對政府部門發聲,多數請願團體都會選擇台北。原因無它,只為求得媒體朋友的關照、立委諸公的關心,總之,便是為了讓聲音透過首都地域之便,將話語放大於全國。但於此處,該連署的陳情活動選擇了台南。那麼。發起人的想法是什麼?他有考量到我們的聲音能夠傳遞多大、多遠、多有效力嗎?
結語。
前面牽了數條似乎無關,但又有點干係的事件出來。在此,願以此文作為一引。希望這不是一場「司馬昭」或「葡萄酸」式的鬧劇,而是能將底層教育工作者聲音傳播出去的連署。
同時。
也願今年正在參加教師甄試的教育工作者們能夠「試如己意」、「試事順心」,個個都考取心目中的優先選擇。
可是。
要知道這樣的可能,實屬不易。
因此。
才須更加努力!
謀事在天、成事在人。與各位夥伴共勉。
加油!
- May 02 Wed 2012 22:46
關於教甄與代理教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