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月初,一個艷陽高照的午後。母親、大妹與準妹夫送我至小港機場搭三點左右的華航。目的地是對我而言似近若遠的外境。

  莫約一小時的航程,腳下便是島嶼散撒、高樓林立的港島和九龍半島。印象中的香港,將於數十分後,與我進行第一次的接觸。

  啟德之後的赤鱲角機場我是第一次造訪。雖說如此,但其實我從未踏過這被稱作東方明珠的島境,只是憑藉著港劇、港片、港星,對她有點粗淺認知。而今,在出境大廳,一個人支身前往此處的我,倚靠著滿實的行李箱,拿出七月底才剛入手的筆記型電腦,上網更新自己現在的狀況。

「為何身處此地呢?」

  有時想想,這便是人生的機緣。

  五月初,參加了一場教師甄試。從此,機緣將我從太平洋上的福爾摩沙,就這麼帶到南嶺之南的島群上,並以此為起始,走上了一條與台灣的朋友們不同的道路:

「到大陸教書」

我想,這應該是我這一輩子從未思索過的路途。而這便是我的機緣,與地的、與人的、與我的。

  自赤鱲角搭上通關車,一行人,約六、七位乘客,奔馳在九龍半島西側海岸的高速公路。看著沒見過的景色,對初次造訪的我來說,是覺得欣喜又帶點緊張的。

  一小時後。景色從細長高聳的建物群,轉為開闊的洋面。眼前則出現低矮類似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建築,不同之處在於上面的幾個大字:

「深圳灣口岸」
 
原來我已來到香港與深圳的交界處。只要一過此處,香港電信就會變成中國移動、招牌字體也將由繁化簡、車駕也會由左移右,我將進入另一個深植我心中多年的印象,一片往昔課文裡頭的鐵幕之境:中國大陸。

  看著其他通關車呼嘯而過,心底開始有點不安。

  同行一人的台胞證沒辦入境大陸的單次簽證,使得整台車就在口岸關閘前進退不得。後來有一曾於深圳工作過的朋友,主動帶這位未辦加簽的乘客回到香港旺角辦理加簽,才讓我所搭乘的通關車能夠順利通關入境。也讓我此行伊始,便有個難忘的經歷。

  不知是否僅是兩處建物構築的方式有所差異,抑或是其他原因,總之,香港與深圳雖僅相隔一水,可存於大氣中的氛圍卻迥然不同。一樣都具有現代化城市的樣貌沒錯,但深圳比起香港而言,確確實實像是少了點什麼。尤其是入境之後,於口岸鄰近酒店換成右駕車繼續朝目的地深入之時,那樣的觸覺,便愈發強烈。

  首次踏上的廣深高速,此時僅有黑色帶點遠處亮光之景映於窗外。想要知道自己身處何處,便成了難事一件。

  夜幕低垂。

  從深圳到東莞石碣,大概只需一個多小時。但因陌生,以及些許不安的心情,讓這段路途,變得好長。長到,似乎不知終點為何,也不知旅途何時能止。

  在廣深高速轉至環城路,於崇煥中路下了交流道後,街景才轉為一片燈火通明,路上人行者眾的景致。可這兒比起香港、深圳來說,先前的異質感更為強烈。我似乎有種回到二、三十年前的台灣市街,令人有種時空倒錯的感覺。

「我,到底身處何方呢?」

當這麼想著之際,車已駛入石碣南北花園酒店大堂前廳車道,行李也被一件一件地卸了下來。但這裡怎麼看都不像一所有十五個年級的學校,只是一座都市裡隨處可見的酒店,那為何我們得在此下車呢?原來,該處是這台通關車的終站,我們不下,都不行了。

  數分鐘後。

  車道上駛來一台七人座的商務車。

  一陣喊叫下,我們又將自己的行李搬上,隨著車門的關闔,開始往此行的終點位移。

「東莞台校,我終於能見妳的全貌了!」

  雖說如此。

  當抵達學校大門前,也已是近乎十點了。

  窗外深黑一片,要真能看得出這個學校的樣貌,事實上是頗為困難的一件事情。而本以為能卸下行李,前往自己宿舍好像休息時,才知道原來我被分到的宿舍還在此處之外,大致還有五、六分鐘車程之近。

  拿著總務處人員交給我的三把鑰匙,一扇一扇地打開這陌生的空間,並將重達二十公斤的行李垂直抬至距地約十二公尺的五樓之時,我已精疲力竭,也無暇去探視宿舍內有什麼設施,只想洗個好澡、睡頓好覺,以待天明,迎接新的生活,在東莞台校走我這一輩子的教育路。

  雖是黑夜迎接,但仍將朝向光明。我,是這樣想著的。然後,兩年多的歲月,就如此飛逝而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蒼藍之潮 的頭像
    蒼藍之潮

    追逐遠方青藍的水色印象

    蒼藍之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